江南区苏圩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强思想、
抓载体、夯基础,多措并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大力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良好社会氛围。
一、深化思想引领,持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凝聚力
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学习,形成“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干部上讲台+擂台比武”等多学联动理论学习体系,结合工作实际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通过集中学习、主题党日、开展研讨、“三会一课”等形式,组织各族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等相关内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和培训计划,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村(社区)考核指标,多角度多维度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宣传教育浸润人心的良好局面。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组织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1次、固定每周一领导班子集中学、干部读书分享会共10余次。
二、丰富宣传载体,持续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向心力
创新丰富载体,构建起“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宣传信心,讲出味道,让各族干部群众在浓厚的宣传氛围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线下结合“壮族三月三·奋进新征程”暨第二届岜博山联谊活动举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文化认同,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同时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品、现场答疑、文艺演出等方式,向各族群众面对面宣传党的二十大以及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最新理论政策,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各村(社区)、镇域等公共场所电子屏滚动播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语10余条。线上创新微视频、微课堂、微宣讲“三微”平台,打造“先锋微视”、苏圩“云”上乡村“微课堂”学习品牌,通过云上平台+线下宣传巧结合方式,录制微视频、创作情景剧等,全方位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累计录制微视频12期。
三、强化党建引领,持续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影响力
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治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进村(社区)、企业、学校等,采取“圩日+入户+集中宣传”等形式扩大宣传的覆盖率,累计依托圩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法律法规、平安建设、交通安全、民政、卫生健康和社科知识宣传等服务1200余人次,开展法律援助28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和手册10000余份,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的自觉行动,形成各族人民凝心聚力的磅礴力量。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与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联系本地西瓜销售经纪人、发动社会各方人士献爱心,帮助西瓜受灾农户销售西瓜235000公斤,指导及时恢复生产,指导脱贫人口申报第一批产业奖补339户,发放奖补金额92.8226万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712人8.6864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88人7.1736万元。开展环境整治、安全生产等行动,提升辖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