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 > 基础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

2024年江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4-05-09 09:02     来源:江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江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紧扣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人才人事工作,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驰而不息全面从严治党,旗帜鲜明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南篇章贡献人社力量

一、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一)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要求贯穿人社事业发展各方面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牢牢把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政治属性,做实政治忠诚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聚焦“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等七个方面重点任务,持续深化党的政治建设,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

(二)全面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四个以学”长效机制,切实把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和奋斗精神,转化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的实际行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突出中心组学习的政治性、理论性、实效性,提升学习质量。丰富学习形式,通过党组示范带动学、党支部组织集体学、干部职工个人主动学等多种形式,促进理论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宣传舆论阵地的管理,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和舆情应对,筑牢人社领域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全面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持续推进“五基三化”建设,常态化开展“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严格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高质量开展“三会一课”,落实支部主题党日轮值制度抓好发展党员及党费管理工作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推动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持续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强化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组织保证。

(四)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工作。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价值取向,推动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党建链与服务链深度融合。持续深化和巩固“人社先锋 助企惠民”党建品牌创建工作,聚焦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人事人才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人社主责主业,结合“四下基层”制度,持续开展“党建+”系列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乡村、企业调研,聚力破解人社工作瓶颈难题,以党建引领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学经验找差距”和“联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两项行动,助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二、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贯彻落实高质量充分就业意见,落实落细《关于进一步促进充分就业增强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稳岗扩岗,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确保2024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拓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就业领域,挖掘就业增长点。严格落实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就业政策宣传、督促、指导和培训加大就业补助资金投入力度,持续推动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地

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加强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计划,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持续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配合开展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服务。全力做好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健全劳务协作机制、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长效机制,统筹就地就近就业和外出务工,确保农民工规模总量总体平稳,力争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额完成指标任务。统筹做好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完成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指标任务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岗位需求,加强重点群体培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聚焦制造业、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需求,加大培训力度,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200人积极开展劳务品牌相关培训推进农民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积极组织农民工第八届广西农民工技能大赛。

)加强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推动创新、创业、创客、创投“四创联动”,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力度,放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健全创业带动就业机制,实施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创业扶持政策积极组人员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广西选拔赛暨第十届广西创业大赛。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建设自治区级零工市场在江南万达打造自治区示范性“就在广西·万事通达”就业服务站,在淡村西社区打造一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培育就业服务品牌。深入辖区企业走访调研,健全“企业用工结对、缺工及时响应、用工信息发布、规范用工服务”四项机制,全链条服务企业用工。深入推进“就业暖心·桂在行动”专项服务活动,积极开展“春暖农民工”“城暖农民工”“春风行动”等服务活动,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商业广场。

三、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

)全力推进参保扩面工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城乡居民参保扩面坚持“多渠道、全覆盖”的原则,编制更通俗易懂的《江南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宣传》折页,通过在村社区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单,以及在专场招聘会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设立政策咨询台开展“一对一”咨询、“面对面”解等方式,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宣传下乡、进社区,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率,增强群众参保意识,扩大参保覆盖面。

十一全力做实职业年金工作。进一步加强职业年金政策宣传,坚持“减存量、遏增量”的原则,按照“优先做实当期缴费、逐步消化历史欠账”的模式,分年度做实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职业年金工作。

十二持续做好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审计整改。严格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审计整改“减存量、遏增量”长效机制,坚持“谁征地、谁负责”“先保后征”等原则,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压实整改主体责任,规范业务经办,加强工作调度加快落实补贴资金、人员名单和组织参保,扎实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审计整改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年度整改任务加强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贴资金监管。

十三持续提升社保经办服务质量。积极做好《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宣传贯彻工作,全面加强数据治理,切实提高社保数据质量。按照上级要求升级改造社保基金财务管理系统。加强信息比对,推进领取待遇资格“无感认证”应用,确保社会保险待遇安全规范和按时足额发放。持续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和优质服务窗口活动以换发第三代社保卡为抓手,推进社保卡进小区、进校园,进一步提高电子社保卡签发率。

十四)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持续推进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加强高风险业务监督,常态化开展自查和抽查。推进社会保险待遇稽核、社会保险经办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全险种、全流程进广西“数智人社”信息系统。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严格收支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四、落实新时代人才强桂战略,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十五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做好2024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职称评审等工作,指导配合城区教育局做好中小学教师公开考试招聘工作。支持事业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加强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动态调整。落实深化职称评价体制机制改革,在中小学教师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工作中推行职称评审候补机制彻落实职称向基层一线倾斜政策。继续做好编外聘用人员用工管理改革工作,对接做好经开区事业单位人员和编外聘用人员移交工作

十六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着重做好农村劳动力、产业工人等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紧密结合城区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支持企业开展在岗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实现以训留岗、以技稳岗。依托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洁员、保育员、农作物种植技术员等实用技能培训。积极动员农村劳动力、产业工人等参加各类技能竞赛。

十七)提升人才服务水平。立走访企业常态化机制,深入企业走访,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和存在困难。配合市人社局做好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审核发放急需紧缺青年人才生活补助,为企业引才留才创造良好环境。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扎实做好表彰奖励工作,规范评比表彰活动和创建示范活动管理,指导做好城区年度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及创建示范项目申报审核和组织实施工作。用好用实“智慧人事”管理平台,不断提升人事工作规范化管理效能。

五、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公平合理有序的工资分配格局

十八贯彻落实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统筹核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提高基层人才福利待遇,落实绩效工资增量向街道事业单位倾斜。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制定的工资政策,做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政策落实工作。统筹做好2023年城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工作定期开展机关事业单位违规发放津补贴和变相滥发各种津补贴专项检查及“吃空饷”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

(十九)扎实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对辖区各类企业2023人工成本、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报酬情况进行调查,培训指导督促辖区企业按规定时间填报数据,如实反映企业薪酬情况做到不虚报、瞒报、漏报、拒报确保按时完成薪酬调查数据采集初审任务。

六、提高治理效能,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二十)持续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效能。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开展“和谐同行”服务万家企业活动。强化劳动保障普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治观念。有效整合队伍力量,加强队伍建设合理分工协作,全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实现区域内劳动用工动态管理和监督无缝衔接强劳动关系领域形势分析和风险研判,定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制定有效措施及时处置。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推动相关权益保障政策和指引指南落地落实

(二十一)持续提升劳动争议调解能力。坚持劳动争议纠纷“多元联动、应调尽调、一调再调、调解化解”的工作理念,持续完善多元联合调解工作机制,加强多元联合调解平台建设。大力推行线上“多元调解+司法确认”,打造“零成本”解纠纷工作新模式。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化解专项行动,聚焦农民工、新就业形态等重点就业群体,排查化解劳动人事争议风险隐患。着力培育多名金牌调解员,不断壮大调解员队伍,进一步提高城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

二十二优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质效。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开展集中纠治劳动保障领域突出违法问题专项行动,加强工资报酬、休息休假等领域专项治理。开展监察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确保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不低于97%、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不低于98%

二十三持续做好根治欠薪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及配套政策,深入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强化新就业形态行业协同监管全面排查欠薪隐患,巩固拓展根治欠薪成果重示范引领,以江南区妇幼保健院项目为标杆,持续培育无欠薪示范项目力争在2023年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工作中取得好成绩强化与公检法部门沟通联动,不断完善行刑衔接工作机制。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强化失信联合惩戒,防止出现因欠薪引发的重大负面舆情事件、群体性事件及恶性极端事件。

七、做好人社帮扶工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二十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社帮扶工作挖掘辖区产业园区和企业用工需求,加强“点对点”送工服务,“就业暖心·桂在行动”专项服务活动为统领,组织开展“服务企业用工,促进农民增收”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稳定脱贫人口外出务工就业规模。积极开展就业帮扶车间专项服务行动,做好就业帮扶车间认定工作,落实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奖补,保持就业帮扶车间数量和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总体稳定。合理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按需设岗、规范管理、加强培训,及时发放岗位补贴,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坚决杜绝过度开发、虚设岗位等现象。加强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南宁市下达的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强化“251”就业帮扶,对返乡回流人员、退出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有就业意愿未就业脱贫劳动力及雨露计划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深入实施职称倾斜、招聘倾斜等政策,通过强化用人自主权实施定向招聘等缓解基层引人难留人难问题。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落实政府为缴费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政策。全力做好迎接国家考核评估及后续整改工作。

(二十五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发挥各局属单位、单位党支部作用,压实帮扶干部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开展就业社保工作调研指导,搭建就业培训平台,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和增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八、统筹安全与发展,维护人社领域安全稳定

二十六推进法治人社建设。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究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大力推进人社普法工作。严格落实人社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人社工作有章可循、有律可依、规范运行。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促进执法行为规范。妥善处理行政争议,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扎实做好被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有效降低败诉率。

二十七)确保基金资金安全平稳。加强资金安全监管,统筹管好用好就业补助资金、社保基金、人才专项资金等各类资金,杜绝和查处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完善和落实内控制度,实行重点岗位定期轮岗严格执行初审、复审、终审三级审核,防止一人全程通办。坚持以零容忍态度,对违法违纪行为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二十八)坚决防范各类群体性事件。加强舆情监测和研判,防范网络舆情和群体性事件。加强就业风险形势研判,及时防范化解风险,确保不发生因规模性失业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严格执行人事考试各项制度,加强考试规范化和考务组织能力建设,确保考试安全平稳。优化人社公共服务,坚决防止因公共服务不到位引发负面舆情。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深入推进人社信访工作法治化,推动信访问题从源头上批量化解。

(二十九)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局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配合开展人社行业网络和数据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排查防范网络安全隐患,筑牢人社行业网络和数据安全屏障。有效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发生,确保系统安全平稳运行。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增强人社系统干部职工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基础安全防护能力,提升网络安全水平。

三十)排查化解安全生产隐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履行本业务领域和内部安全生产职责,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抓好日常安全防范,注意用电、防火安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主动走访辖区企业及培训机构,加强消防知识宣传普及提醒抓好日常安全防范,做好用电、防火安全管理。定期检查培训机构消防设施使用情况,指导其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保障消防通道畅通。做好各类招聘会、职业技能培训等大型集体活动安全防范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安全事故的底线。

三十一提升行风政务服务能力落实关于支持广西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文件精神,深化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动涉企事项落到实处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办理个人事项和企业事项清单,实施人社领域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态化开展“局长走流程”配合开展人社系统行风政务建设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深入查摆解决人社政策落实和人社经办服务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补齐工作短板,提升服务质效。推进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实施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力争城区人社政务服务“好评率”98%以上。

三十二)统筹推进综合性工作。配合推进广西“数智人社”信息系统建设,助力全人社业务数据融通、协同联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民族团结、平安江南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做好政务公开、督查督办、政务信息、部门预算管理、人社统计等工作。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做好人社政策宣传解读。做好机关服务保障工作。

九、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三十)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全面压实“一岗双责”全面贯彻落实清廉广西建设要求,深入推进清廉人社建设,经常性开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加强对人事考试、就业社保基金安全、职业技能培训及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监管深化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定期排查廉政风险点,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认真开展集中性纪教育,推动干部职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常态化开展廉政家访活动,督促干部职工廉洁齐家、严以治家。深化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化巡察、审计整改成果运用,做好巡察整改成效评估。

(三十)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大兴务实之风,持续加强调查研究,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格落实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的监督力度开展“昏庸懒散拖”作风治理,针对履职不力、失职失责、推诿扯皮,以及各种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开展常态监督检查,增强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的自觉。盯重要时间节点强化“四风”监督检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开展提醒谈话

(三十)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领导班子“领头雁”示范作用。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做实做细干部职工日常监督管理。紧紧围绕“学用政策促发展”,积极谋划开展人社业务“微讲堂”,加强干部职工业务培训,促进政策业务学深悟透。及时选树宣传表彰干部职工中的先进典型,加大对干部职工的关心关爱力度,激励干部职工敢于担当作为、善于干事创业、乐于争先创优


主办单位:广西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南宁市江南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

地址: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壮锦大道19号 技术支持:0771-4820025(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桂ICP备08100443号 网站标识码:4501050001 桂公网安备45010502000199号